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两广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回南天现象在南方比较严重,这与南方靠海,空气湿润有关。“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回。南天潮湿的天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衣服越晾越湿、能见度低下、东西容易发霉、细菌容易滋生、风湿病关节痛、地面湿滑容易摔倒等等,其中摔倒是最麻烦的,特别是中老年人摔倒后很容易引起骨折。
中老年人容易摔倒的原因
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广东的“回南天”,地面比较湿滑,老人行走时容易跌倒是导致骨折的最直接原因。虽然很多老年人可能以前身体底子还算好,但是由于运动减少,骨质流失严重,很容易发生骨折,跌倒时常易引起骨折的部位主要会在髋部、手腕儿及腰背部。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导致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不稳,动作反应迟钝。在进行坐立、行走等活动时,如果稍有不慎,便会重心不稳,发生摔倒、扭伤、跌倒的情况,从而导致骨折。
医院经常接到因跌倒引起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年龄愈大患骨质疏松的机率越高,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钙质的不断流失,很容易就发生骨折。
对于这种高龄的髋部骨折,如果不立刻进行手术,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的病变。面对这样的情况,医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大多数患者属于高龄人群,病情较重;二是这类患者大都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其他心肺类疾病,治疗上较复杂,对术前术后的护理、术中的麻醉工作、骨折手术等都有较高要求,存在较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怎么预防摔倒
1、用温盐水拖地,空调抽湿,或者在地面铺上报纸,保持地面干燥
2、适当进行体育训练,维持四肢和躯干的肌力,保证平衡能力
3、如有需要就使用助行器和拐杖
4、走路一步一步慢慢走,不要过急
5、避免与他人碰撞
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回南天”,走路不稳或遇路滑地面时,请人搀扶或拄上拐杖,以防万一。老年人是髋部骨折的高发人群, 在做日常家务时,要注意量力而为,不要轻易搬抬重物。
除了做足防跌倒措施外,还要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钙的吸收,但要注意不要劳累过度。此外,还要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适当补充钙制剂,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中老年人都普遍注重钙质的补充,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属补钙佳品。
另外,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突发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通过骨密度检查,由电脑采集图像进行数字分析,是检查有无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对预测将来是否会发生骨折,防止发生骨折很有必要。
摔倒后我们怎么办
1、摔倒后不要立刻就起来,呼叫别人寻求帮助
首先检查下自己的伤势,看自己有没有哪里痛?有没有哪里骨折?
摔倒如果手掌撑地,很容易就引起前臂尺桡骨骨折,如果臀部先着地,则很容易引起脊柱、骨盆或股骨骨折。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骨折呢?摔倒时不能动弹、活动时疼痛加重、不能负重、局部肿胀畸形等,很可能就是骨折,最好的当然是去医院拍片检查。
如果手部受伤,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在别人的帮忙下站起,然后去医院检查。期间注意摔伤的手不可乱动,保持健手托住患手的姿势。
如果是腰部、臀部或者髋关节部位受伤疼痛难耐,那首先应该拨打急救电话求救,期间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去移动搬运摔伤患者,以免引起二次伤害。
2、如果只是肿胀,不要立即就揉或者热敷,应先冰敷,24小时后再考虑热敷
如果只是单纯的扭伤、肿胀,并没有伴有骨折,切忌不可立即揉和热敷受伤部位,揉和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最后导致患部渗出增加肿胀更加严重。伤后第一时间应该冰敷,24小时过后再考虑热敷消肿。
当家中有老人摔倒后,建议去附近的医院做个检查,看是否有骨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网络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加微信 快速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