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膝盖不舒服的朋友,去医院检查,拍完片子后,报告上面都会显示关节内有少量积液,医生也会让多休息,但是,这一休息就会引发更多问题,比如,肌肉萎缩…这样就离正常生活和回归运动更远了。
那到底有了积液该怎么办呢?
怎么做才能正确的解决积液问题?
······
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关节积液到底是什么。
正常关节里有“水”吗? 正常的关节腔内是有少量液体的,我们叫关节液。关节腔内表面覆盖一层膜,我们叫滑膜,关节液就是由滑膜分泌并吸收的。它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 润滑作用 就像两块玻璃,如果直接接触滑动往往摩擦较大,但往玻璃之间加上一点点液体,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起到很好的保护关节面的物理作用。 2 营养代谢作用 关节腔内往往有软骨、韧带、半月板等重要结构,这些结构和组织很大一部分营养来自于关节液,同时它们的代谢产物也可以通过关节液被带走并吸收,从而维持关节腔内的环境相对稳定。 关节结构示意,紫色部分即为关节腔 关节腔积液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关节腔内的液体生成和吸收保持平衡,一旦关节液被多余的体液稀释,便会失去润滑作用。关节就会引起局部肿胀、僵硬、疼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所以在这要做一个小小的辟谣,关节积液并不是一种病,只是膝关节的一种表现。 1 关节外因素 风湿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病变累及关节,导致关节腔内的滑膜增生充血,使得关节液生成过多。还有关节所在肢体的严重静脉回流障碍,比如重度静脉曲张,也会导致关节液吸收减少而产生积液。 2 关节内因素 这又可以分为好几种情况。关节内滑膜自身异常增生性疾病,比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大量滑膜增生可导致关节腔血性积液。关节内感染和关节内重要结构损伤,比如化脓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等也可以导致关节腔积液。还有更少见的原因比如局部肿瘤也可以导致关节腔积液。 关节腔积液的症状? 关节腔积液的症状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由于积液导致关节内压力增高,往往会觉得局部持续性胀痛的感觉,如果关节位置浅表,外观上也可以见到关节肿胀增粗。 二是关节内压力增高后,由于关节活动时腔内容积会发生改变,所以通常关节会尽量保持在腔内容积最大的位置,这样压力相对低而舒服些,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强迫在某个角度。 此外有些疾病还会同时伴随着关节发红、发热等症状。 肿、痛、活动障碍都是关节积水的常见表现 可引起滑膜出现炎症的因素,都可能诱发关节积液。常见的原因有以下4类: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容易磨损。一旦磨损到一定程度,便可能出现"骨骨摩擦"的现象。这会产生一些磨损碎屑,引起滑膜的炎性反应,诱发关节积液。 骨性关节炎是诱发关节积液最常见病因,通常而言这两者总是同时出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也可导致这一问题。 外伤 关节因意外出现损伤,例如半月板损伤、十字韧带撕裂,也会引起免疫系统的炎性反应。这会波及到关节滑膜,引起关节积液。 感染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关节腔内导致的关节炎症,最常见的病因是败血症。 关节积液大多跟外伤、劳损有关。久站、久行、久蹲有关的活动爱好者容易得此病。无论是跑步、打球还是健身,都会因为不正确的运动模式或者肌肉力量的问题,导致出现一些膝关节的损伤。如爱好爬山的驴友、经常通过上下楼梯锻炼的人、舞蹈演员、运动员等。轻一些的去检查,拍片子的结果基本都是“膝关节出现少量积液”,重一些的伴随着半月板或者韧带的损伤,同样也会出现“膝关节出现积液”的情况。 膝关节手术对关节内滑膜的刨削或者刺激,使滑膜等软组织异常渗出,关节滑液的异常分泌,导致膝关节积液过多,关节本身肿胀。 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出现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关节内的软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关节积液”。 可不可以抽积液? 大部分情况下,抽积液不是正确的治疗方式,因为关节腔积液的原因各不相同,单纯的抽积液并没有针对病因治疗,抽完积液往往还会复发。但是医生有时候还是会进行抽积液,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的考量: a) 关节腔内积液量很大,导致局部肿痛和活动受限症状非常重,抽积液可以临时性但有效地缓解症状。 b) 抽积液后通过观察积液的颜色、浑浊度等性状,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化验,可以帮助医生来明确积液的原因以进行下一步治疗。 通过以上的概述,相信大家对所谓的关节积水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就是不要怕但也不要不在乎,积极找专科医生诊治才是王道!
加微信 快速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