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会让脑子变笨吗?
作为麻醉医生,在从业过程中,总是会碰到一个相同的问题,有患者或者家属会问:医生啊,我上麻醉会不会变笨? “我家的孩子这么小,全麻会不会影响学习?”“局麻是不是应该比全身麻醉安全?”……
是吧?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麻醉的小知识。 许多人把“怕疼”看作是软弱的表现,其实,疼痛是我们的祖先数亿年才get的技能。是人体对于自身安全的预警。疼痛的感觉告诉我们,“我受伤了”。这时候我们就能立即作出反应,躲避危险。 大体上,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三类。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短期记忆力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记忆是大脑的活动,局部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是不影响大脑的活动,也就不会对记忆产生任何影响。全身麻醉是指运用各种麻醉药物产生的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意识、感觉消失,肌肉松弛及内脏反射活动减弱。也就是普通人所理解的“睡一觉”。 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 指将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皮肤、粘膜而阻滞位于其下的神经末梢,产生无痛状态。常用药物为 1%~ 2% 丁卡因或 2%~4% 利多卡因。譬如做水光针用到的麻醉。 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患者依旧保持清醒,此方法简单快捷,是做双眼皮、眼袋切除、小的面部美容手术时用到的麻醉方法。 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运动神经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阻滞,往往要同时结合浸润麻醉,常于面部填充、假体隆鼻、脂肪隆胸时用到此麻醉方法。 包括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腰麻)和硬脊膜外隙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节段暂时出现感觉神经完全被阻滞,运动神经部分丧失功能:常用于下腹部下肢手术及术后镇痛。 区别于上述局部麻醉方式应用的局麻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吸入麻醉药物和静脉麻醉药物。 对于一般成人而言,这是一个不需要过多担心的问题。但是全身麻醉是否会导致儿童的神经发育出现障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在2007年美国FDA召集科学咨询委员会进行讨论之后,国际麻醉界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单次短时间(0.5~4小时)的全身麻醉暴露相较局部麻醉并不增加神经发育不良的风险。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儿童全身麻醉最具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虽然美国FDA2016年底发出警示:3岁以下儿童或妊娠最后3个月的孕妇,进行多次全身麻醉手术或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可能会影响儿童或胎儿大脑发育。因此针对需要长时间或多次进行全麻手术的3岁以下儿童或妊娠最后3个月的孕妇,理性的做法是医生与家长、患者家属进行讨论,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切不可因噎废食。 总的来说,全身麻醉是安全的,“全麻后记忆力会变差”“脑子会变笨”的顾虑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当然是交给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来选择啦!根据患者的特点,手术性质、部位及手术时间,医生们一定会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法。对于低龄儿童,考虑到孩子难以配合以及手术安全性,真正意义上的局部麻醉,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小手术最好还是采取全身麻醉。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麻醉药物都具备安全、短效舒适的特点。 在麻醉医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任何一种麻醉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医生们都会全程守护在患者身边,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 关于全麻禁食:因为全麻后患者食管括约肌松弛,使得胃内容物极易反流至口咽部,一旦误吸入呼吸道,可能引起呼吸道梗阻和吸入性肺炎,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非常凶险,因此麻醉前禁食需要引起包括医生、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关于禁食时间,对成人和小孩要求也不同,听医生的肯定没错。
加微信 快速预约